广西农牧网—-中国农牧企业权威性新媒体平台,网站立足于广西,面对中国和东盟,为“三农”提供促销平台服务、信息服务、金融服务、宣传服务、物流服务等,为广西农牧企业搭建及时顺畅的信息交流平台。
6月5日,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2018年第一次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评审会在北京召开。会上,凤山县申请的凤山粳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认证以满票通过专家评审组评审。这是继2017年12月凤山县首个成功申请获得的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凤山糯粳的基础上,又一个特色水稻品种通过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评审。
作为传统、特色品种,凤山粳在凤山县种植历史久远,上世纪七十年代前,各乡镇都有普遍种植,曾长期是凤山县当家品种,养育了凤山县一代又一代人,是凤山人挥之不去的浓浓乡愁。它包括百乐梗的白毛粳、黄毛粳、同乐粳的紫毛粳、红毛粳、黑毛粳等常规水稻品种。它的生产环境具有特定的地域性,凤山县是世界长寿之乡——巴马盘阳河的源头,无工业污染,空气含负氧离子达3-5万个/cm。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有利于凤山粳灌桨和营养的形成,孕育了凤山粳特有的特性和品质,米粒短圆型,洁白如玉,直链淀粉、果胶质、碱消值等指标达到国家优质米标准,米饭爽滑清香,软而不糯。近年来,在深圳、香港、上海、长春、西安、南昌、桂林、南宁等地深受消费者睛眯,目前电商热销北京、广州等一线城市。
评审会上,凤山县选派熟悉业务团队,对凤山粳的品质特性、产地环境、生产形式、产品知名度、人文历史、产业发展前景等六个方面相关情况进行汇报和答辩。来自农业部等相关部门的水稻行业专家组成的专家组还就凤山粳名称概定的合理性、地理保护的区域性、品质表现的特殊性、佐证资料的齐全性、质量控制的可行性等情况进行了严格的初评、终评。最后,专家评审组一致认为,凤山粳地理标志登记条件达到行业规定的标准,保护条件成熟,同意通过凤山县申请要求。至此,凤山县在半年时间里连续成功申请两个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