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15278003356
  • 公司
  • 供求
  • 特产
  • 新闻

广西农牧网—-中国农牧企业权威性新媒体平台,网站立足于广西,面对中国和东盟,为“三农”提供促销平台服务、信息服务、金融服务、宣传服务、物流服务等,为广西农牧企业搭建及时顺畅的信息交流平台。

市县动态

当前位置:首页 >> 不在导航出现的栏目 >> 市县动态 >> 正文

一个圆池可产出近万斤的鱼 西乡塘区下楞村发展高密度生态养鱼新模式

时间:2024-06-28 来源: 南宁市融媒体中心—南宁新闻网 作者:黄思 韦玉露


  “我们村新引进了高密度养鱼项目,一个直径10米、高2米的圆池,可产出8000至10000斤的鲈鱼,具有占地小、周期短、产出高、效益好、无污染等特点,今后将成为村级集体经济新的增长点……”西乡塘区坛洛镇下楞村党支部书记梁秀廷指着养殖场里整齐排列的养鱼池介绍道。



西乡塘区坛洛镇下楞村养鱼池。


  乡村要振兴,产业要先行。近年来,下楞村“两委”经仔细研判分析后,结合本村靠近左江、养鱼经验丰富等村情实际,决定利用好乡村振兴衔接资金来发展高密度养鱼产业,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据了解,高密度养殖技术是水产养殖业中的一项新兴技术,通过优化养殖环境提高养殖密度、加强疾病防控等措施,实现水产养殖的高效化、规模化、可持续化,大大降低养殖成本。



养殖户喂养鲈鱼。


  经过商议,村“两委”申请140万乡村振兴衔接资金,建设占地约12亩的高密度养鱼基地,基地内建有直径8米、高1.8米的PP板养鱼池12个,直径10米、高2米的养鱼池2个,溶氧器、微滤机、臭水消毒机、生化过滤池、沉淀池等各种配套设施齐全。建成后,每年可为村集体经济增加6至9万元收入。


  与传统的养殖模式相比,高密度养鱼通过精细化管理实现产出效率高、产品质量好的特点,让水产养殖不再“靠天吃饭”。在传统池塘养殖模式下,鱼的“吃喝拉撒”全部集中在一个大池塘中,水体环境难以控制,但是高密度养殖模式就能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基地里配有的过滤池和微滤机能有效过滤鱼粪、鱼饲料等各种有害物质,臭氧消毒机能单独对某个池子杀菌消毒,可以降解水中的有机物、氨氮等物质,杀灭水中的致病菌和浮游生物,降低鱼发生病害的几率。“如果这池鱼发现有病害、有寄生虫的情况,我们会单独对这一池进行消毒或者进行专业性的集中处理,不会对其他鱼池造成任何影响。”基地技术负责人李子文表示。


  好水才能养出高品质鱼。高密度养鱼基地统一采用无污染的地下井水,通过原水沉淀池处理后,进入鱼池的水基本保持在23°左右,再有遮阳网的加持,鱼池的温度就能保持在一个可控的范围内,养出的鱼肉质更加鲜美,品质更加稳定可靠。



高密度养殖下的鲈鱼


  “用氧养鱼”是高密度养殖的关键点,通过设置液氧存储器和输送管道,确保液氧稳定供应,再利用溶氧器提高水中氧气的含量,促进有益菌生长繁殖,让池中水流形成漩涡式循环流动,增加鱼的运动量,缩短养殖周期。用传统模式养鱼需九个月以上,高密度养殖仅需六个月左右即可养成出售,而且养出的鱼没有土腥味,肉质结实,深受市场欢迎。


  “基地在原先的基础上已经扩建至30亩,目前在用鱼池14个,主要养殖的是罗非鱼和鲈鱼。目前基地已新建好20个养鱼池准备投产,未来将计划继续扩建40个养鱼池来扩大生产规模。”李子文谈起高密度养鱼的产能和效益,鲈鱼一年能养两批,每条长至1斤左右就可以出售,目前市场集中收购价为15至17元/斤,一个养鱼池可产出8000至10000斤,产值能达12至16万元左右。整个基地年产值能达60至80万元左右。


  “高密度养鱼产业大有可为,加上坛洛镇水域资源众多,养鱼经验丰富、产业基础成熟。下一步,我们将为有意愿发展产业的群众进行技术培训,不断推动坛洛高密度养鱼产业发展,实现共富共享。”坛洛镇镇长李立荣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