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15278003356
  • 公司
  • 供求
  • 特产
  • 新闻

广西农牧网—-中国农牧企业权威性新媒体平台,网站立足于广西,面对中国和东盟,为“三农”提供促销平台服务、信息服务、金融服务、宣传服务、物流服务等,为广西农牧企业搭建及时顺畅的信息交流平台。

三农动态

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 >> 三农动态 >> 正文

银海区福成镇:小棚养虾联农带农促增收

时间:2024-06-28 来源: 北海日报 作者:记者 李君光


  6月24日,记者在位于银海区福成镇古城村的北海市泰成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养殖基地看到,200多个标准化钢结构小棚在平地上铺陈排列,棚底下的一个个水池里,虾苗正在自由游弋。


  据北海市泰成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的技术员邵经贵介绍,小棚养虾模式是标准化、流程化养殖,能最大限度提高水体单位养殖产量和质量。在该基地,一个深1.2米、面积约340平方米的池塘,可放养7万至10万尾虾苗。



投喂饲料。李君光 摄


  记者在现场看到,一个虾塘放置有40多个供氧气盘,不间断地送气。塘中的小虾已长到一根手指头般大小。“我们预计下个月开始收获第一批虾,主打北海本地和云贵川市场。”邵经贵说,小棚养虾灵活性高,可以结合市场需求,错峰上市。


  据了解,以往古城村的虾农是露天虾塘养殖,但这种粗放养殖方式受天气的影响极大,如遇到气温骤变或连续下雨,将导致虾塘水环境变化,虾容易生病,从而影响存活率。近两年来,银海区大力发展现代设施渔业,古城村引进区外有经验的企业到村里发展小棚养虾,示范带动当地渔业提档升级。



村委干部察看虾生长情况。李君光 摄


  随后,记者还来到古城村引进的大渔对虾养殖项目基地。据了解,该项目占地543亩,建设570个标准化小棚,于去年9月底建成投入使用。该项目的引进,改变了村里原来“小、散、乱”的传统养殖模式,让周边村民、合作社可从中学到先进的养殖技术,起到了联农带农的效果。目前,银海区的其他乡镇村落也引进企业发展小棚养虾模式,共建有小拱棚池塘面积3717亩。


  记者从市海洋局获悉,目前,我市小棚养虾面积约1.5万亩。近年来,我市充分发挥海洋资源优势,利用中央与自治区发展设施渔业的项目补助资金,借助渔业科研单位的技术力量,引进民间资本投入,指导各县区政府加大池塘使用权的连片流转力度,全力推动小拱棚对虾养殖、工厂化养殖、陆基圆池养殖等设施渔业发展,开展渔业转型升级行动,将现有的土塘改造成小棚养虾模式,力争到2025年完成8万亩改造任务,配套建设冷链初加工厂,推进我市土塘养殖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上一篇:荔枝“身价高” 果农乐开怀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