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农牧网—-中国农牧企业权威性新媒体平台,网站立足于广西,面对中国和东盟,为“三农”提供促销平台服务、信息服务、金融服务、宣传服务、物流服务等,为广西农牧企业搭建及时顺畅的信息交流平台。
近日,八步区里松镇的旱稻迎来丰收,该镇推广的“油茶+旱稻”套种模式在充分利用土地的同时也为当地农户探索了一条增收新路径。
眼下,正值稻谷收割季,在里松镇青凤村留界冲山腰上的油茶树下,300亩金黄的稻穗随风舞动,村民们穿梭在山头间,忙着收割稻谷,呈现出一幅丰收画卷,昔日单一的油茶林变成了既种树又种粮的“立体粮仓”。
贺州成丰造林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麦开採说:“按照现在市场的售价每斤是18到20块1斤旱稻大米,如果是稻谷的话,一斤应该是8、9块钱到10块钱左右。今年按照最少估计应该会有500-600斤一亩这样子。明年我们就准备再扩种多200亩吧。”
里松镇因为山地多耕地少的环境,村民们多以种植油茶树等经济林为主,但油茶属于多年生经济林,前3-4年生长慢、无收益。为了突破油茶生长周期长、土地利用率低这一局限性。我市在保粮食、提高农户经济效益方面积极探索,通过以种代抚,以短养长,推广油茶套种旱稻种植模式。既能充分利用地力,增加种植收益,又能科学地管护油茶林,快速提高油茶质量及产量,同时农户也能获得政府的补贴,可谓是一举三得。
八步区里松镇农业农村服务中心主任苏业坚说:“作为粮食生产者,我们政府给他们发放一次性种粮补贴和稻谷生产者补贴。这样农户的一片套种地,就可以有稻谷、经济林和补贴三项收入。在充分利用林地的同时,也增加了他们的收入。”
这片的“油茶+旱稻”套种示范基地的成功,在里松镇引起了热烈讨论,许多当地的种植户前来参观学习,套种模式得到了越来越多种植户的认可。
八步区里松镇种植大户康明华说:“看上去的产量是蛮可以的。我回去也要套种一点,我打算种个200多亩左右。”
套种模式的推广,除了让种植受益,还为当地其他村民通过土地流转、基地务工等方式获得报酬,不仅为稳定粮食安全打下基础,还有效促进了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助推乡村振兴。
上一篇:鹿寨:百香果充盈村民“钱袋子”
下一篇:“紫”气秋来 喜迎丰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