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农牧网—-中国农牧企业权威性新媒体平台,网站立足于广西,面对中国和东盟,为“三农”提供促销平台服务、信息服务、金融服务、宣传服务、物流服务等,为广西农牧企业搭建及时顺畅的信息交流平台。
“林改确权后,我承包了1000多亩山林进行种树和养羊,现在有羊栏八条,养羊300多头,每头按1600元左右计算,一年养羊收入就达三四十万元。”家住泉水镇横流村的蔡张澄高兴地说。
近年来,浦北县充分利用丰富的森林资源,坚持科学发展道路,围绕“水陆空”立体发展模式,通过政策扶持、部门支持、示范带动等措施,鼓励引导农民大力发展林下经济,有效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致富,加快了生态乡村建设进程。
写好水里文章“由于官垌鱼肉质鲜美,二十块钱三十块钱一斤都有人要,有时一条鱼1000多块钱都有人买去。”浦北县官垌镇石梯江合作社理事长庞琨说。
官垌镇素有“小窝养大鱼”之美称。由于其地处六万山腹部,山上林木葱翠,山下山涧溪流终年不断,天然草料丰富,所以当地养出来的鱼,不仅个体大,而且肉质结实、味道鲜美,深受消费者喜爱。浦北县认真抓住这一有利资源,大力引导发展官垌鱼养殖,经过几年的发展,官垌鱼已成为该县渔业生产的支柱产业,并于2010年获国家农产品(000061,股吧)地理标志。目前,官垌鱼养殖面积4215亩,养殖农户达19260户,2014年产值超2亿元。
以合作社的模式发展龟鳖养殖,也是该县的一大特色。其中尤以寨圩镇粤桂龟鳖养殖专业合作社为龙头,该合作社拥有社员109名,带动农户200多户,养殖面积350亩,年产销龟鳖50多吨,远销南宁、广州、深圳等大都市。
据不完全统计,全县2014年水产品总产量超2.5万,渔业总产值达5亿元。
盘活陆上经济“红椎菌一年可收三次,效益相当好。我管有红椎林40亩,年收入达15万多元。”张黄镇邓平村委木赖坑村张申材说。
浦北是全国著名的“红椎菌之乡”,全县境内有红椎林面积26万亩,其中五皇山国家地质公园附近连片红椎林面积11.38万亩,是全国最大连片红椎林。“红椎菌”是在原始红椎次生林土壤腐殖层高温高湿的特定气候条件下,自然生长的纯天然食用菌,市场收购一级鲜品每公斤100元以上。近年来,该县通过林改确权后,引导林农加强管理,保护和改善红椎林的生态环境,增加林下野生红椎菌的自然产量,并通过组建红椎菌专业合作社并红椎菌推向全国市场,促进了农户增收致富。如张黄镇邓平村委木赖坑村有村民160多名,有红椎林500多亩,每年仅销售红椎菌这一项,就为该村村民年人均增收近万元。
发展林下“套种养”,也成为该县农民一大增收途径。如张黄镇福山村张齐群大姐,在树林里边养鸡,还套种树和竹子,现在林下养鸡六七万羽,年收入就是五六十万元,竹子因有鸡粪做肥料,每亩可增收500至700元。
目前,林下养鸡、养羊、养牛等禽畜业和种植中草药材,已发展成为浦北县的特色农业。据统计,2014年该县发展林下养鸡2400万羽,产值9.6亿元;林下养羊5.2万头,产值0.68亿元;种植穿心莲、莪术、两面针(600249,股吧)等中药材1.8万多亩,总产值5620多万元。
做强蜂蜜产业“2014年,我们养蜂合作社养蜂约13500箱,年产蜂蜜4万多公斤,年产值270多万元。”日前,浦北县纯蜜岛养蜂专业合作社、“养蜂大王”黄严高兴地说。
黄严是北通镇平坡村人,在当地政府部门的帮扶下,他充分利用北通镇6万多亩的荔枝、龙眼林,大力发展养蜂业,并凭借着自己多年的养蜂经验和蜂产品深加工技术,把周边平坡、清湖、高林、中屯等村蜂农90户团结一起,创办了浦北县纯蜜岛养蜂专业合作社,同时投资60多万元建造了达到国家食品级、年加工蜂蜜达3万余吨的北通蜂蜜生产基地,成为了钦州市首家通过获得全国食品生产许可证(QS证)的蜂蜜企业,并注册了“纯蜜岛”牌国家商标。经过提纯加工、包装的蜂蜜,价格提升1-2倍以上,大大提高了蜂蜜的效益和产值。
而像黄严这样发展养蜂业的在浦北县不在少数。目前,全县成立养蜂专业合作社11家,发展养蜂户1852户,拥有蜂群9.12万箱,生产蜂蜜1230吨,产值4428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