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15278003356
  • 公司
  • 供求
  • 特产
  • 新闻

广西农牧网—-中国农牧企业权威性新媒体平台,网站立足于广西,面对中国和东盟,为“三农”提供促销平台服务、信息服务、金融服务、宣传服务、物流服务等,为广西农牧企业搭建及时顺畅的信息交流平台。

热点关注

当前位置:首页 >> 不在导航出现的栏目 >> 热点关注 >> 正文

梧州六堡茶的品牌重塑之路

时间:2015-08-06 来源: 广西农牧网 作者:李艺
    梧州六堡茶已享誉海内外数百年。如今,它依然是中国黑茶行业的翘楚者。然而,梧州六堡茶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它也曾因种种外在的环境影响,一度进入过低谷。绝处逢生的梧州六堡茶,在梧州相关部门、当地茶业企业等各方的努力下,经过一段长时间的市场培育与扩张,终于又焕发生机,重新走进了大众的视野。


    “广州十三行”与梧州六堡名茶


    梧州六堡茶至今已有1500多年的生产历史,它有着独特的槟榔香味,具有祛湿除燥、通便驱痢、调理肠胃的功效,深受两广人们的喜爱。从清康熙年间开始,两广地区就涌现出了一批六堡茶老字号。在清嘉庆年间,六堡茶被列为中国名茶。


    然而,真正让六堡茶享誉海内外的,最得力的“功臣”是“广州十三行”。乾隆二十二年,清廷见西方在中国沿海非法贸易活动猖獗,便封闭了福建、浙江、江苏三处海关,只留广州一个口岸通商,于是“十三行”便独占中国对外贸易。


    当时,在中国出口的商品中,以茶叶为最大宗。大量的茶叶通过“十三行”运往世界各地。得益于兴旺便利的水路运输,梧州六堡茶通过西江这条黄金水道运往广州,再转口南洋和世界各地。后来,这条水路也成为了著名的六堡茶“茶船古道”。六堡茶也因此享誉海内外,走向了它的鼎盛时期。


    走向衰落


    “茶船古道”,可以说是六堡茶的兴衰沉浮的见证者。往日熙熙攘攘、舟楫往来的黄金水道,在1945年前后,由于战争的原因,喧闹不再。


    据《广西农业通讯》(1945年载):“自抗战后,交通阻塞,销售范围日形缩小,一般茶农生活无法维持。多弃茶而经营其他,于是茶叶衰落矣。六堡乡占全县面积之半,全县面积11455亩,年产茶5450担,抗日时外销日减,估计每年均产茶1500担左右。”


    从上世纪50年代起,由于加工粗制滥造,传统风味消失等原因,六堡茶销量逐渐减少,被其他名茶所替代。


    重铸千年辉煌


    我国当代著名国学家、文化学者肖健曾为六堡茶作文化定位,指出梧州六堡茶和云南普洱茶同为千年中国名茶。六堡茶的文化寓意关键在于“中国红”的特色。文化定位使得六堡茶获得了海内外文化界、茶叶界和主流媒体的广泛关注和认同,六堡茶社会影响力大大增强。


    为重铸六堡茶千年辉煌,2010年11月,梧州市社科联在广西梧州组织成立六堡茶国际交流促进会。希望通过地方政府和民间的共同努力,让更多的地区及人群,了解并喜欢六堡茶,通过发展六堡茶文化产业,繁荣经济。此后,梧州本土不少极具活力的茶叶企业开始涌现。


    2011年,梧州六堡茶成为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直接推动了梧州六堡茶发展跃上了更高层次。据《中国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评估报告》的数据,2010、2011、2012年六堡茶的区域公用品牌价值分别是6.73亿元、8.3亿元、8.79亿元,2014年达到了12.39亿元,在黑茶类排名第2位。


    据统计,梧州六堡茶产业发展快,现平均每年的增长率都超过15%。梧州六堡茶成为推动黑茶产业发展的动力源。2013年,梧州六堡茶产量不到一万吨,只占到茶行业0.5%的产量,但却创造了全行业1.1%的产值。


    目前,梧州已经初具以标准化为核心的工业生产模式雏形,或者已经具备了以标准化为核心的工业化生产模式条件。梧州六堡茶将可迎来新一轮大发展。